,不仅仅是他受了多少专业训练,拥有多少知识储备。最重要的,是他的精神状态,他的思维习惯,他尊重事实与实践的品格。有了这些品格,他才有资格称为技术工作者。
小熊开始了他的操作。而对调料编号,调料筒上的数字,让大家感了兴趣。原来冬子加了五次调料,其中的调料,按顺序编号,这算是数学思维了吧。
当然,所有调料,都是冬子自己以前独立完成配比的,小熊只是从不同的调料桶里面取出现成的,装入相应的编号筒中就行。
上完发条后通电加热,整个烧烤过程就开始了。小熊让大家看了看时间。大约过了两分钟时间后,叮地一响,只见小熊拉动一号调料筒,呼啦一声音,清晰连续的声音,有一种仪式感,很是好听。
而下面余料筒刷出来的剩余调料,冬子仔细看了看,点了点头。这个问题,他也曾经想过,想不到,已经被小熊解决了。冬子不是没看过国外烧烤炉的样式,想烧烤自动化,不是他今天才想的,他琢磨好久了。那种立式的烧烤筒,只是解决了电与炭烧烤的不同,根本不无法解决风味问题。
也就是说,不管你发明什么机器,老陈烧烤的风味,只有小陈操作,才能够出来。
而小熊这种装置,号称可以代替自己的现场操作,这让冬子很是意外。这几乎是一场烧烤革命,当时冬子确实是这样想的。
立式烧烤筒无法解决的是,刷调料的精确度与自动化,而模式烧烤筒,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洒落的调料被烧糊的问题,也被他用一个刷子解决了,他还真是个人才。
这就像你苦苦思考若干年的难题,被别人解决了,那你对他,就剩下景仰了。
第二声,第三声,直到第五声,整个过程中,那清脆的叮的响声,与刷调料的连续的哗啦声,刚好交织着颗粒感与线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