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些条件。他有化学界的同学已经投入到食品生产中了,所以,对这一行,还算是比较了解。
“其实,你发现没有,各地都有好的食品,也制作出很成功的包装食品出来卖,但始终形成不了全国性的品牌,为什么呢?其实,就是产量问题。”
他一说到这里,彭总就来兴趣了,他是考察市场的高手。他不仅仅是个卖建材的人,如果给他机会,他会卖一切。他是个天才的推销员,当然也是处市场嗅觉的专家。
“比如有的地方的牛肉干,有的地方的腌鱼片,有的地方的肉酱,其实都是非常好的食品。我在当地见识过,很好吃,当地百姓也喜欢。但是,它们的市场总局限在当地,却在全国的超市里,看不到它们。原因呢,表面上,是产量低了,或者说价格高了。而我们看,它们与广东最出名的牛肉干的销售情况,就不同了,当然还有山东的生鱼片。这些销售进入全国超市,企业做得很大。为什么有这种区别呢?一是产量,二是价格。”
彭总打了个比方:“假如一斤牛肉干,经销商只能赚一块钱,那么,经销商要进货一次,一般是以车皮为单位地进。比如六十吨,这样,一车皮,才赚一万二,这有点划不来,但可以做。但你如果拿不出这么多,一次只能出货两三吨,人家专门来拉一次货,人工费都打不过来,外地商人就不会来了。”
丁哥说到:“你的意思是说,价格与产量,是正相关?”
“当然,一次出货两三吨,为了保证经销商的基本利润,那每斤,你不得让它赚三五块?那价格,自然就贵了。太贵的东西,没什么竞争力的。大家想,我买你的牛肉干,划成两百块钱一斤,我卖新鲜牛肉,四十块,我自己去做好了。或者,我直接买街上师傅摆摊的卤牛肉,也便宜得多,对不对?”
其实,冬子目前,就是这种街上摆摊的卤鸭子。
“那该怎么办呢?”丁哥显然想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