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黎黎说的是心里话,席烽只要在投资人跟前一站,已经能说服大多数了。
比起她见过的那些,席烽不说是异类,也相当独树一帜。不比别人,只比她最熟悉和曾经最看好的钟易,已经高下立现。
人的判断是会发生变化的。当初和钟易密切的合作完一轮融资,也在圈子里见多识广后,慕黎黎对他其实是改观了的。
她开始不确定以钟易的“资质” ,是否能走到最后。他缺乏一些特质,比如说领导力。
上线之前连续两三个月压着全部技术部门加班,闹得怨声载道。而他的本意不是压榨,是他以为大家都像他一样,加班、解决bug 、上线产品是个人成就感和事业心所在。慕黎黎欣赏他的痴,可也知道这对他的将来是一种局限。
这点上,席烽已经走过了八年,格局和视野均不可比拟。慕黎黎足够中立客观,他仿佛天生就该站在人群的中央。
席烽点头:“那就讲故事。过去的历史翻篇,我们讲将来,讲发展,只要描绘出来烽火未来的蓝图和愿景就行了,对吧?”
“对。但光提转型是不够的,要有一些具体的、最好和热门题材结合的亮点。”
慕黎黎给他启发思路,“比如,如果有人愿意重金砸进来,请你们畅想一下,烽火会大力发展哪方面。除了规模效应,和其他酒店相比,让烽火unique的又是哪方面……”
上礼拜才和席烽深谈过,李火亮正色说:“之前试过技术突围,但夭折了。我的意见是,接着往下论证可行性吧,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亮点。”
为了这个延伸的问题,几个高层头脑风暴了一下午,各抒己见。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