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和少年宫,很多企业还有不放假的托幼班,学校还有兴趣小组等等活动,有效的约束了孩子们不会瞎野。
她马上兴致勃勃的写了提案,计划在农村开辟篮球场和小图书室,都可以放在村委会大院里,可以让家长轮流值班,照看孩子。
但这个提案被陈书记打了回来。
“小姜啊,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很难实施。”陈书记摇摇头,“篮球场先不说场地问题,农村确实不缺地,随便上哪儿平整出来一块地就行。但器材是要钱的,篮球架要钱,好几十块一对呢。篮球也要钱,好几块一只,一年怎么说也得买一只篮球吧?这笔费用哪里来?全县几十个村子,那就是几千块钱,还有之后每年的维护,不是一次性的支出。”
“我就是提出我的想法。篮球算是比较好学习的,需要的场地也不大,泥地都行。没有篮球架,甚至也不需要专业的篮球架,自己用木头搭两个就行。我是想吧,大一点的孩子能打打篮球,不用总想着去水塘里玩水。”
“意图是好的,但有多少效果很难说。”陈书记愁啊,处处都要花钱,那么哪里需要花钱、需要花多少钱,就是他最烦恼的事情了。“还有图书室也难,书也要花钱买不是吗?这笔费用哪里来呢?”
“靠财政给钱。陈叔叔,我是这么想的,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特别是男孩子,坐不住,总想着往外跑,你看每年溺亡的绝大多数都是男孩,女孩很少,女孩也比较听话。男孩女孩都是国家的财富,不能没人管。”
陈书记直笑,“对对,你说的对。那这样吧,你在桃花镇下面找两个村,先试试看。这样花的钱不多,也用不着几年就能看出成效了。”
姜明光很高兴的答应了,“是!还有啊,我准备这样,咱们庐州不是有几所大学吗,我准备在各个大学找人收书,很多学生离校后就会把书扔了,教材之类孩子们用不上,他们还会扔很多小说杂志之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