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都是被迫离职。教育系统乱七八糟,学生经常不上课,任课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做人比较圆滑没有被波及又有点业务水平的老师面对这样的学生,也提不起来好好搞业务的心情。
电力局子弟中学本身教育质量在庐州市就排不上号,特殊时期就更糟了。这时候也没有毕业会考,绝大部分学生都只是混个高中文凭了事。
宗齐光也觉得这个问题很实际,实际上姜明光能有现在的知识水平都已经超出他的预期了,十分意外。
“我在皖省待了两年多,你是我认识的第一个说要参加高考的女孩。”
姜明光反而惊奇,“是吗?那是不是你认识的女孩太少?”
他摇头,“不是。而是几乎所有农村女孩念完初中就不念了。其实很多女孩十分聪明,你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她们很快就能理解,只是限于眼界,没有更高的理想。”
“啊——”她恍然:“那是因为她们家里更愿意让男孩念书,对吧?”
“对。但总的来说,读完高中的男生也很少,很多学生每天来回走十几里地,家里条件稍微好一点的能骑自行车,但说实话,家里买自行车绝大多数时候也不是让孩子骑的。”宗齐光叹息,“还是穷,真穷啊。没有下去待过,你根本想不到穷人能有多穷!”
这也是实情。在首都有一对双职工父母,家里只有两个孩子,生活质量绝对跟生一大堆孩子的农村家庭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姜明光对这首都少爷倒是有了一点不同的看法。他很显然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能在华东最穷的皖省待上两年多,还能不抱怨不划水,履历看似不起眼,却是从下面小乡村一点一点做上来的。
但这里有什么好像不同寻常,她还没有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