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刚过去,图书市场已经迅速蓬勃发展起来,这两年出版了许多外国小说。当然前言还是要批判一下腐朽的资本主义观念,但这个时代的翻译作者水平都相当不错,力求“信达雅”,译者的中文水平也得很好才行。
“乡下条件还是不太好,很多方面都不方便,想上书店都没有。”他平淡的说:“要是在首都,我们能去新华书店看看有什么辅导材料。再有不懂的,还能找老师辅导辅导。”
这倒是。
虽然吧现在没有什么“高考复读班”,也没有什么“一对一家教”的市场,但实际上大城市肯定比农村方便多了,别的不说,新华书店要到县里才有,跑一趟县城要一整天,太花费时间了。
俩人花了几天时间将77年、78年两次高考的试卷都做完了,总体来看,他俩的基础水平差距不大,最大的差距在英语这科上,姜明光的英语水平可以说是只有初中水平,惨不忍睹。
宗齐光并没有因为自己英语水平高很多而洋洋自得,反而很谦虚的说:“英语也不难的,就是要多说,你平时多读多说,自然就会了。”
“太难了。”姜明光郁闷的说:“我可能就是没有什么学习语言的天分吧。”
“你瞎说什么呀,”他以一种“自己人”的亲切口吻说:“没有这回事!只要你想学,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我上学的时候……”她欲言又止。
“嗯,我大概知道一点,是没什么好老师,对吗?”
“嗯。”
这是客观情况。特殊年代,大城市大量流失优秀教师,倒不是都下放进牛棚了,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