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上好的沉香木做的雕花匣子,里头装着的是信顺边疆那一带的地契。
任甫赐沉默地接过,陛下是想让他在边疆永驻了。
“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也到合他心意,信顺民风淳朴,除去外族时不时的干扰,仍旧是一块好生养的地。只待将现今这用蛊之事解决,他便可以带上一家老小去封地养老了。
“朕并非薄情寡义之人,坊间诸多有关朕的传闻。时常让朕忆起皇兄,若是皇兄在就好了,百姓就不会有如今这么多怨言。”
周晏登基时才五岁,尽管太子周策用仅剩的三个月,悉心教导他帝王权术。
可他毕竟才五岁,理解不来其中的深奥意义,只能囫囵背下。
经宣王一事,朝廷肃清了众多臣子。许多空位皆需填补,韩丞相提议将三年一次的科举改为一年一次,广纳贤才。
新进来的官员自是不会对他这个五岁的傀儡皇帝有多么敬重。新鲜血液们大抵被分为三支:国师,忠勇侯,丞相。
他这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就像个笑柄,每三日卯时上朝,听着朝廷上官员们议事,枯坐一个时辰后下朝。
每次送来的奏折都被韩丞相分好了类:一类为允,一类为知晓了。他从五岁起就捏着毛笔,写了成千上万个赤红的“允”,“知晓了”。
年岁稍长,忠心耿耿的丞相与忠勇侯都在有意无意中开始放权,逐渐让他自己处理政事。
可有些官员就是拎不清,甚至撺掇那丞相之子韩淮结成了不大不小的势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