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说听不见, 叶深便如慌乱的鸽子般道歉。
原来的语文赖老师年纪大了,身体毛病多,主动要求调到高一, 才把叶深这个毕业两年的菜鸟老师替补上高三。
赖老师带毕业班的经验很丰富, 熟悉高考出题倾向和作文套路, 总能帮她降低错题率。除了收发作业,赖老师对她这个语文课代表的工作没有其他要求。赖老师说,苏拉好好发挥的话,是能拿个高考语文状元的, 该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学习上。
苏拉不喜欢叶深, 她比赖老师事儿多了, 让苏拉组织早读, 搞诗歌研习,在课上做角色扮演, 却很少讲在阅读理解里,如何准确抓住出题者的意图。
事实上,大部分同学很喜欢叶深的教学方式, 她身边的同学们多花了一倍的时间在语文复习上。
可是苏拉不是普通同学。
苏拉不在乎课程有没有趣味。再枯燥的理论她也能迅速背住,再反人性的做题技巧她都能快速掌握, 她专注,高效,目的明确, 就是拿高分。这是她相较于鹤市这些养尊处优同学的优势。
当叶深提出, 要排个《琵琶行》课堂短剧的时候, 苏拉终于爆发了。
苏拉知道如何使用自己这个状元种子的影响力,她直接向教导主任投诉了叶深。
言辞是经过了精心挑选的,她没有直接指责叶深,而是把自己科代表的工作描述得疲于奔命,还暗示着其他同学都对这种不务正业的教学方式很不满。
教导主任立刻就找了叶深谈话。
苏拉躲在窗外,听见了教导主任严厉地说:
“高三了,你以为是在高一呢?马上模拟考了,你们班的语文成绩不要了?一日为师,是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的!让他们考个好分数,就是最大的负责,你明不明白?”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