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是。”又问,“给兰哥儿的贺礼准备好了吗?”
自那一回后,李纨母子同这边越发生分了,但就像莺儿说得那样,当今以孝治天下,贾兰若真的能不管祖父祖母,他这官也别想做了。是以两边还有往来,宝钗如今手上也没有闲钱,不能像从前那样大方地出手送礼了,不过自己亲手做了些女红送去,聊表心意。原还想采购些笔墨纸砚,一来囊中羞涩,买不到好的,二来往后他们若真要依仗贾兰过活,李纨也不见得高兴她们多用钱。出生这么久,虽一向喜欢素净、不爱花草首饰,但她还是头一回感受到寄人篱下的苦楚,心里倒是百感交集,又想起湘云、黛玉来,一个地下一个天上,倒是问了一声:“林三爷不是也是这一届考的?他考的如何?”
“哪个林三爷?”莺儿想了一想,“二奶奶是说迎春姑娘借住的林家的三爷么?没听说啊,不会是落第了吧?”科考毕竟是万里挑一的事儿,便是贾家如今这样了,贾兰考中了,还要摆酒请客,许多老亲戚们来道贺呢,却没听见林家有什么事儿,迎春也没回来,她道,“毕竟六千多个人去考试,只取三百名,多的是落第的。”
“虽然多的是落第的,但是他们家的人,考不中,才会传得沸沸扬扬的。考中了,倒也就是一句‘果然如此’罢了。”宝钗道,“可惜如今迎春也不回来了,不然还能问问。”
莺儿低头,轻声道:“她还回来干嘛呢?”
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可这个家,对迎春而言,也没什么意义。即便是当年,在大观园里头,姐妹们一块儿热闹的时候,她也时常是被忽略的那个,连李纨、探春掌家的那次,她们给宝玉过生日热闹,她没有过来,亦没人想到去找。诗社之类的活动,她也就一开始凑个趣,后来便常称病不来。如今在林家,虽然说起来是要在医馆里抛头露面地帮着干活,但也多了分底气,吃饭穿衣用自己挣的月钱,也不用服侍人,真要宝钗说起来,薛家的铺子要是还开着,她也情愿去帮忙,好过以后看李纨脸色过日子。这么说来,她不免又恼起薛蟠来。他杀人偿命,薛姨妈却为了他的案子奔走,砸进去大量的钱财不说,最赚钱的当铺没了荣宁二府这样做官的靠山,底气不足,又没有原先厚重的资金支撑,也不得不关门大吉了。如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