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也因为这种心态,本来一件应该引起广泛讨论的事(提前换年号不会在国计民生上有影响,但这是官员们最容易纠结的事,因为‘不合传统’,是在破坏规矩),就这样轻轻放过了。
年前完成了这件大事,真就彻底轻松了。
但,这只是外朝罢了,宫内这个时候却在为一件大事,忙到了极点!
随着赵娥这个太后逐渐真正掌握了宫廷,一些事就提上议程了。之前高溶在时,给他选聘了几位妃嫔不过是一个开始而已。冬月里,她又将年纪较大的宫女放出了宫——宫廷将年纪比较大的宫女放出宫,这是好事。
这些宫女一般年纪在二十几岁到三十出头间,回到民间还能嫁人——民间再嫁的多了去了,多有这个年纪的。相比起民间的再嫁之人,宫女们一则身子清白(若是承了皇帝的宠,那哪怕皇帝厌弃了这个女子,这个女子也是不许出宫的),二则往往礼仪好、有见识,哪怕是家里孩子不愁娶妻的,也愿意娶宫女呢。
年纪更大,嫁人无望的老宫女,出了宫也有大户人家愿意请来做教养嬷嬷。
简单来说,比起在宫里为奴做婢,生死祸福不由己,未来渺渺无依,死后没有人祭拜,随便就处置了...宫女大都愿意出宫。
燕国在放宫女出宫的事上还是比较人性化的,过去历朝历代也有放宫女出宫的事,但一般不成规矩。只能是皇太后、皇帝大发慈悲了一次,然后就放一次...更多的,还是宫女白头,坐说玄宗那一套。
燕国的规矩,十来年就会放一次宫女,其间若是有新帝登基,也会临时多放一次。
一则积德祈福,二则,老宫人放出去了,就该选新人重新充实掖廷,也是新人新气象——新帝肯定也愿意宫中尽是年轻新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