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还有剩下的,就用竹桶贮存起来,过年的钱、朋友间请客的钱就有了。
“真难得啊,夫君都会过日子了。”周氏戏谑了丈夫一句...杨段是个好丈夫,但他是真不会过日子,这上头他都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了。说到底,还是从小生活的环境单纯,他从来不用考虑生活上和钱相关的事。
过去除了靠着家中产业,杨段几乎没挣过钱...唯一挣钱的,就是他偶尔会出书、编书。只不过这样的活儿不多,还不固定,所以约等于没收入。
戏谑完了之后,周氏又安抚丈夫:“放心罢,再是如何,也不必夫君如此。”
说着,周氏就将蜡烛铺的事说了...她做这些事的时候可以说是雷厉风行,联络上了蜡烛行,定下了进货的事,然后就雇了几个中年妇人,在左近工坊多的地方找了房子,开始做起了蜡烛。
就按照杨宜君弄的,用了‘新式烛芯’。
一方面上门推销,找到城中贩卖蜡烛、灯油等物的铺子,让他们看自家蜡烛,同等量下就是能燃的更久。这年头做生意的人还没有坏了良心,不会想着一根蜡烛能用更久了,岂不是卖出去的蜡烛要变少了。见到这好蜡烛,有的就觉得这生意能做,先就谈成了几单买卖,试试水而已。
另一方面,周氏也在城中小报上宣传自家这种新式蜡烛。
虽说此时点的起蜡烛,而不是用灯油的,总不会太穷,不像是会占这种小便宜的。但到底这是便宜啊,质量相同,甚至还要更好的情况下(三股拧一股的烛芯,黑烟更少,火光也是更稳定的),大家选这种新式蜡烛,也是很自然的。
这一时半会儿,还看不出蜡烛的买卖有多大,得等待后续发酵。但不管怎么说,就是现在的订单和苗头,总归是一门好进项就是了。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