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得到3便士有余,真是足够好好吃一顿了!
他们几乎是拿到钱,立刻就规划起来,领头的那个大孩子放下手里的男孩儿说:“我们可以一起去买吃的,首先买馅饼!我认识那个卖火腿三明治的小贩,买的多更便宜!我见过的,他卖给一个绅士是6便士7个!”
“这就足够填饱一半的肚子了,剩下的钱还能买其他好多的吃的…谁要吃胡椒薄荷棒、杏仁太妃糖?”
两个男青年虽然是出于正义感帮忙的,但显然也不会拒绝这样一笔‘天降横财’,立刻就平分了那5镑,也答应了陪薇薇安等治安法官过来。
这个时候薇薇安才蹲下身,拿出自己的手绢给那孩子擦脸,因为一直在哭,这个小男孩已经哭的满脸通红了。
“嗳,小可爱别哭了…姐姐带你找妈妈好吗?”一边安慰这个男孩儿,薇薇安还找了个孩子回白帆街136号报信,以免自己时间久了没回家,奥斯汀夫妇担心。
这个男孩儿其实没有薇薇安想象的爱哭,虽然他身上有明显的备受宠爱的痕迹,但他其实是按照此时常见的方式养育长大的——此时大多数家庭对孩子都相当严厉,完全没有薇薇安上辈子那会儿对小孩子的无条件爱护,各种关注孩子的心灵。
特别是对年纪特别小的孩子,真的是担心稍微严厉一些就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心理阴影。
此时对孩子的严厉,几乎是不分贫富的!贫穷的家庭固然因为活着已经用尽全部的力气了,根本没有余力照顾孩子。很多孩子小小年纪不仅要工作补贴家用,还得照顾家里更小的孩子,也很少从父母那里得到关爱。
而富有的家庭呢,也秉持着中世纪以来的传统,对孩子谈不到多‘关爱’。当然,总没有中世纪时那么猎奇就是了——中世纪时,人们甚至没有孩子的概念,孩子就是未长成的大人,是不完美的成人(所以中世纪的很多画作里,儿童的长相完全就是个成人)。
那时的人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