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譬如仍是我国主要经济鱼类的带鱼,现在渔民捕捞上来的带鱼,要仔细挑选方能从一大堆小带鱼中拣出几条大个的“将军”——东海区带鱼的平均肛长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23.2厘米下降到如今的17.9厘米,平均年龄从1.94龄下降到1.45龄。
正是因为如此,嘉谷海洋牧场内体量远超普通标准的经济鱼群,只能用神奇来形容;更不要说还有不少是传统的长寿命优质经济鱼类。
齐政收回意识,此时渔船也纷纷抵达相应的鱼群位置,在渔船主的指挥下,渔夫们开始下网。庞大的渔网被放下,散开将鱼群笼罩其中。
嘉谷渔船放下的,是经过改良的拖网。嘉谷海洋牧场的捕捞强度,都有严格的限定,起码网口要能让小鱼钻出去。
海洋牧场捕捞和公海捕捞肯定不是一回事的,牧场里的鱼是自家的东西,只能捕捉个头足够的大鱼,小鱼要放走。
公海捕捞就简单了,根据渔业部要求选择合适网眼的渔网,然后下网捞就行了,管它捞上来的是什么——这还是遵守法规的情况下。要是使用一些禁止的渔具,那是分分钟将下网海域所有海洋生物一网打尽,令其变成空荡荡的海底荒漠。
拖网、围网、张网、流刺网、笼壶、延绳钓……一个外行人,很难明白今天的渔具渔法有多复杂,以及现代渔具的威力多么可怕。
譬如流刺网,原是一种选择性较强的渔具,但现在的流刺网动辄长达三四十公里,顺水漂浮,堪称是海上“死亡之墙”,对于海洋鱼类来说,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灾难!
现代化的渔船,高效率的渔具、渔法,加上过小的网目,往往水产界还没反应过来,一种鱼类可能就陷入了濒临灭绝的困境。要不怎么说,大部分的灾难,基本都是人类自己造的孽呢?
换一个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