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大屏幕上最显眼的数据,是从断奶到出栏阶段的日增重——数据显示日增重超过900g!
“900g?没有添加任何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的情况下,差不多日增1公斤?”有人重复着这个数字。
不止一个人露出错愕的表情,哪怕是于副部,也一脸讶然。
恍惚中,他有种看国际一流数据的感觉。
他还捏着指头算了一下,日长1公斤,1000万头猪,每个月长30万吨肉……那么问题来了,嘉谷农牧现在育肥中的生猪有多少?2000万?好像还不止。
嘶……什么叫生产力?这就叫生产力。
评判一头猪的贡献度,最终还不是评判它的“造肉能力”?
以这样的生长速度,哪怕出肉率、料肉比是平均水准,嘉谷农牧的养猪产能也能夺得头魁,何况人家的关键指标都在平均水准以上。
没有人怀疑嘉谷在夸大其词,因为没必要。
于副部仔细看着可视化大屏上细化的各阶段生猪日增重曲线,还有算出的各大养猪场的最佳出栏时间,以及其他两个大屏上各养猪场的psy(一头母猪年断奶头数)、msy(一头母猪年上市头数)、断奶-育成死亡率、料肉比等——据说这些也是养猪场员工的考核指标,只要达到了标准,就有分红,超过了标准更有奖励。
嘉谷这是仅仅向他们展示一个养猪数字化系统吗?并不是,嘉谷想展示的,是这么多年来规模化养猪的“集大成之作”。
毫无疑问,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人的主要动物蛋白来源依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