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茬,她继续说:“学费我觉得也不用家长出,让孩子们自己赚。”
“自己怎么赚?”大娘来了兴致,“半天下地赚工分半天去念书?”
顾莞宁摇摇头,“几岁的孩子能赚几个工分。”
“那你说咋办?”大娘忍不住问。
顾莞宁思考关于学费的问题已经很久了,这区区一学期一块一年两块的学费绝对是阻碍招生工作的最关键因素。
顾莞宁:“大娘,您觉得咱们队小算是公家单位吗?”
大娘毫不犹豫点头,“算!当然算!”
“这就好办。”顾莞宁笑了笑,“公家单位就可以有创收业务。”
“我心里头有了主意,不过我现在还不能跟大娘说。您稍微等几天,等大队长看过觉得可行,到时候咱们队小的学费说不定还能往下降一降。”
大娘震惊,“真的?”
“丫头你没骗大娘?”
顾莞宁摇头,“肯定不骗大娘。”
从这家离开,柴瑞云抓心挠肺地好奇顾莞宁能想出什么办法,但是她不敢问。
两人虽然关系好,但在队小老师名额上却是竞争关系。
回到知青院,顾莞宁连夜写出一份有关队小创收的几条建议。
她能有这想法,说起来有两个原因。
一是上辈子某某大学出版社的名头实在太响亮,所谓的出版社就属于校办产业。
二是得感谢穿越前熬夜翻过的几本书,里面提到校办厂很早就已经出现,而且上世纪五十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