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奈何这借口听着太敷衍,好好的名门之后,怎么可能每日流连荒山,若说在山间采风倒还能信上几分。
但这话还真不是仆人胡诌,那段时间,谢云曦确实是在山上采药,且一采便是连着好几日。
当然,谢云曦采来的除了药草外,最多的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作物植株。
可外人只当被谢云曦敷衍怠慢,时间一长,就有了谢家三郎目下无尘,徒有其表的言论。
谢家子弟多有维护,然见效甚微。
谢家大郎——谢文清自来最护他家三弟。
某一日清谈会,有人不忿败于谢文清之手,于是恶语相伤谢云曦。
作为长兄,谢文清当场怒怼,骂人不含脏字,把人怼的那是一个哑口无言。
然而,事后归家,他却依旧不忿,气得多日吃不下饭。
此事传到谢云曦耳朵,他便亲自下厨,做了一碟桃花雪酥膏送去,并在盘内放了一张小字条,上书一段词,主旨是想宽慰他家兄长,顺便抒发自己想做闲人的宏愿。
谁知谢家众人见文欣喜,谢文清又十分识货,察觉这文可能只是残篇,于是连夜上门讨要诗句。
三更半夜的,谢云曦被闹的无法安眠,只能半夜起来,浑浑噩噩的将原本就想好的全篇诗句写好了给他。
当然,这些细枝末节外人不得而知。
只是第二日清晨,这一首抒情的诗文便在琅琊快速传播开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