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的浅薄无聊爱情片,苏联举全国之力做出反击。历时四年,动用了数以千计的馆藏私藏作品,甚至在郊外等比建造了一座1812年的莫斯科城,最后跟着剧情进展,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大手笔,大制作,军方支持,政府调动,每一帧都如油画般浮现,由此成就了影史上独一无二的《战争与和平》。后续再有翻拍者,已然不可能望其项背。
陈祐对它的评价是,托尔斯泰复活了,都要称赞拍得对味。
俄罗斯民族在艺术方面的造诣一直很高,小学时李冬青听丁蕙如拉肖二就明白这个道理。但只有亲身在影院看过这部长达七个小时的影片才知道,她还是低估了影像所创造的可能。
从放映厅出来,陈祐兴奋得跳跃起来。片子太长,很多人不能坚持到最后,最后一场结束,已经到了傍晚。她领着陈祐去吃麦当劳的新品,一路上陈祐都在感慨镜头运用。
人流拥挤,旁边一个身材姣好的女人不小心撞过来,冬青将陈祐拉近一些,听见她道歉。目光一对上,陈祐嘴巴微微张开,眼里也闪出了光。
他拉着她的衣角,悄悄就说:“姐姐,你长得好像周霄映啊!”
李冬青定睛一看,女人压低了帽子,小吊带和白衬衫下套了条宽松的牛仔裤,简约至极,很难与电影节上声名大噪的周霄映联系起来。她有些脸盲,不得不佩服陈祐的眼神。
被认出来,周霄映并不慌张,食指贴在唇间,告诉他不要宣张。两人边走边聊起刚刚的电影,一个资深演员遇上了小影迷,对话也愈加深奥。冬青不懂术语,插不上话,她只是没想到,周霄映并不像传闻中那么冷峻,面对陈祐,反而格外亲和。
等下周霄映有个约会,影院门口,要与陈祐分别。小轿车内走下一个高大的男人,见到李冬青还颇为惊喜:“又见面了,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