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学读书。
对于他爹的热情,谢正则是赶忙制止。
倒不是他不想侄子有出息,而是读书所要耗费的银钱可不少,他二堂弟人虽老实肯干,但家底的确是单薄了些。
想要从现在开始让儿子专心走读书的路子,恐怕对方的实力还不够。
哪知谢平却说实在不行他可以出资给这个侄孙买笔墨纸砚,等对方大些,到时再寻些读书人能干的活计挣钱,这样也算是没有耽误对方。
说来说去,其实就是谢平觉得谢良臣资质好,所以才会这样不管不顾。
谢正劝不住老父,同时也好奇这小侄子到底是什么地方让他爹看入了眼,若对方真是考科举的好苗子,他倒也不是不能支持父亲的决定。
站在门外听了一会,里头他爹已经将《三字经》讲授完毕,他先是让对方背诵了一遍,随后又让狗剩默写下来。
《三字经》全文一共1145字,要默写完所费时间并不短,可谢正才在门外站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里头就传来他爹连连的叫好之声。
随后,他爹又抽了其中的几个典故让他这小侄子回答,对方不仅能立刻说出,而且对于典故的理解和其所要传达出的意思把握极其精准,没有一点迟滞艰难之意。
科举从县试到府试,甚至是院试,几乎都是在考基本功,即对经义的准备把握和熟悉程度,再才是引申出来的士子个人对经义的理解与运用。
至于后来的乡试和会试,谢正目前还没参与过,没有经验,理解不深。
不过凭这个小侄子才学了不到半月时间就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