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怀疑和敌意会远胜他们对你的爱与怀念。自愿地留下吧,在我身边做我的爱宠,我什么都会给你。
说完这些,诗人离开了。第二天再来到笼子前的时候诗人狂喜地看到:
漆黑的囚笼里只剩下打开的锁链,
冰冷的铁铐浮现出黯淡的华光。
嗯……我觉得我好像懂卢米为什么会喜欢:虽然这个奴隶经历了令人发指的惨无人道的折磨,但他是被歌颂的,他经历的苦难越深,他面对苦难时的不屈和他从未放弃的逃离的决心就越崇高。卢米的处境虽然比这首诗里的奴隶要好得多,但他也有类似的感觉吧?他是在被这残忍的缺乏人性的魔界和魔族折磨,他渴望逃离这里,去外边,去有阳光的地方。我也一样……
但我不喜欢这首诗!就算是为了歌颂,折磨的部分写得也太直接、太残忍、太野蛮、太暴戾了,能感觉到写诗的人的确陶醉于她所给出的折磨,是个虐待狂。而且考虑到这个世界的背景,他们魔族人的风俗……多半是真的有过这样一位不屈的沦为战俘的奴隶,被写诗的这个魔族这样折磨经年后,出于赏玩的心态故意放走。他一无所有地拖着残病的身躯奔向那个可能并不会欢迎他的故园,甚至可能都到不了那边,半途就死了……好难过……我希望这辈子不再读这首诗第二遍。
我继续往下看诗后面附的注文,上面说这首诗是亚茨沙依坦在他呆在魔界结界期间写的……等等什么这不是女诗人啊!好吧我想当然了,看到标题写的是挚爱,中间也有浓烈的爱意表达,就以为这是个女人写的。想想,那些诗行里表达的爱应该也不是我以为的那种爱,是更广义的爱才对。是强烈的欣赏,嗯,没错。我继续看下去,看到紧接着下一句说,这首诗的所描摹的对象是亚茨沙依坦强奸凌辱酷刑折磨过的一个不幸的战俘……
啥?
“你已经读完了吗?”卢米说,“后面那些不用读了,那些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