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得吃七分饱啊!”
饭吃七分饱,有多大本事就做多大的事,步子垮得太大,容易扯到蛋。
程子安只当没听出王相的言外之意,捧着茶盏一口口吃得很是香甜。
几个皇子那边,他们只要不想着弄垮周氏江山,就会老老实实。
至于王相,他与大多数的朝臣官员一样,程子安的革新,亦与他息息相关。
王相的几个儿子虽然资质平庸,因为是王相的儿子,靠着血脉恩荫出仕,外放做着不大不小的官。
程子安的太学同仁王尧,在翰林院任正六品的翰林侍读,品级不显,却清贵,还经常能见到圣上。
王相身子骨硬朗,越过几个儿子,替孙子铺路的用意再也明显不过,将继续维持王氏一族荣光的重任,都压在了王尧身上。
见程子安不接招,王相眉头紧皱又松开,直接问道:“漕帮的打算如何了?”
程子安放下了茶盏,道:“王相,户部账目的情形很糟糕,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开春,户部都有无数请求赈济的折子飞来。户部的确拿不出余钱,赋税已经收到了十年以后,王相对此也应当清楚。想要继续维持,除了继续摊派,想方设法收钱,就是节省开支。摊派的事情,底下官府擅长得很,百姓家中养只鸡,都可以造出鸡头税的名目。另,还有士绅一体纳税纳粮。节省开支,砍官员们的俸禄,正俸公使钱职钱添支,各部的请款,漕帮等漕运银。王相以为,户部该如何选为好?”
无论动官绅或漕运,这两样能填补财赋的空缺,但皆会面临巨大的危险。
最为容易的,便是继续向百姓摊派。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这些年来,各地的民乱断断续续,一直未曾断过。
正值春耕时节,要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