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宋鸣珂为了方便每日早朝,从长公主府搬回昭云宫;朝堂之上,她端坐于龙椅下方,为宋显琛出主意、定策略。
原以为再过个一年半载,宋鸣珂即可彻底脱离政事,但静翕很快有了身孕,宋显琛无心干政,下朝后潜心研制草药,为爱妻调理身子,有时甚至缺席早朝。
百官无不扶额。
但真要由长公主执政?不少人为此展开激烈的讨论。
有人认为,该提议有违祖制,风险极大,若然长公主日后成婚,诞下的儿女能否拥有否皇位的继承权?
有人提出,五族及周边部族常有女子为王,往往功过参半;但熙明长公主的能力有目共睹,既然圣上和亲王们对皇权政务不上心,还不如能者居之。
霍睿言是朝臣中唯一没有表态的。
永熙七年七月末,宋鸣珂正式掌管玉玺,开启了“君王不临朝,大事一律由长公主决断”的离奇局面。
时至今日,太后谢氏已然看清宋显琛的能耐,默许此现象的存在。
八月,久未入宫的晋王捎来了两件东西——宋显扬的信,和北海郡王的印鉴。
信是写给晋王的,仅有寥寥几句:
四弟,一别十数月,物是人非。愚兄虽无反意,但已无颜回京面圣。犹记奔龙山一别之言,遂将印鉴托付贤弟,还请转交予今上,并代为致歉,唯求今生不再踏足中原一步,死后永不归乡。显扬泣白。
宋鸣珂心头滋味复杂难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