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朱简烜了解情况之后,下令舰体设计完成后,可以先开工建造,预留出安装炮塔的空间就行了。
大型战舰的建造周期很长,通常都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炮塔安装又是大后期的工作。
所以战舰舰体建造动工之后,还有一到两年的时间完成火炮的设计和调试。
不过开工之前,最起码要确定,炮塔的大致尺寸、重量、数量。
朱简烜专门到工程院,召集战舰设计的工匠开了个会,把目标炮塔的指标确定下来。
朱简烜有前世的经验,但没有直接说出来,先听了一下工匠们的意见。
原有的炮塔是双联装的,结构相对简单、可靠、成熟,早就已经完成了设计并实用化了,但是火力密度太低了。
在舰桥的前后两侧,各布置两座炮塔呈背负式布局,是最简洁、紧凑、节省空间和重量的设计。
此时火炮的炮管朝向舰体前后两侧,主装甲带只需要保护炮塔所在位置。
延伸出去的炮管所在的区域,使用次级装甲即可。
想要安装更多的火炮,炮塔数量超过四座之后,就需要额外延长舰体长度,延长核心区和主装甲带长度。
延长的还不是炮塔旋转结构的长度,至少会包括一部分伸出去的炮管长度。
这样明显的浪费舰体长度,浪费主装甲长度。
基于这样的典型逻辑,火炮战舰的炮塔的数量最好不要超过四座。
但是四座双联装炮塔只有八门炮,火炮数量太少了。
四联装的炮塔火力密度是最大的,部署四座炮塔就能安装十六门火炮。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