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在深秋初冬时节,开始要漏粉了,临时钱雇粉匠来给漏粉。
能够常年养着粉匠的粉坊极少,那都得是大粉坊才行。
这种情况下,就决定了粉匠便如同西北关中割麦子的刀客一样,是一个流动的职业。这家干完了去那家,他们能从深秋,一直干到冬天。
这种流动的粉匠,一般都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有完整的团队,包括四五个成手的粉匠,还有打零工的学徒。
粉匠里,领头的人也叫大柜,属于是全能型的选手,啥都会干。
一般负责指挥,掌控全局,类似于技术总监。
其他的粉匠则分别是撇缸的、过包的、叫瓢的。
曲家粉坊建的大,养着好几个成手的粉匠,还有不少学徒,自然用不着再另外雇临时的粉匠。
粉碎、撇缸、过包、晾晒粉块子,这些程序都是提前完成的。
所以正式漏粉这天,大概的程序就是插面子、约芡、搅芡、打芡、抓矾、叫瓢、上瓢、拔锅、捣粉、提粉、挑晾等程序。
中间任何一个程序出现失误,轻则影响粉条质量,重则无法成型,变成一坨坨废物。
十月中旬,关东大地寒风日盛,外头白茫茫一片。
西北风不分白天黑夜的一只刮着,出门走一段路,就冻的人透心凉。
而此时的曲家粉坊里,却是烟雾缭绕,热气蒸腾。烧火的、提水桶的、插面子的、叫粉瓢的,众人在大柜的指挥下,忙的不可开交。
“夫人,这粉面子已经醒好了,等会儿先叫瓢试试。
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