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只是用着这些他们的免税田名额,私下以地租的形式,交低于官府赋税的谷粮。
当然,这也有风险,契书一成,无论私下如何协商,在官府里这块地就已经不属于农人,尽管在投靠前会仔细打听,但事有万一,贵人若真要夺走,农人也求助无门,所以不是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的人,也不会冒这个风险。
从谢愈祖辈开始,他们家就有着乐善好施的好名声,因此谢家大郎刚中秀才,附近的农人便蜂拥而上,很快便将秀才名下的几十亩免税田占满。
谢家大郎考中秀才时年岁尚轻,虽然身子不太康健,但他的心里何尝没有举人梦,有限的精力都投入在读书之中,他的父母年岁也大,为了他的身子费劲了心力,无暇他顾,遂将世俗杂事全权委托给族中长辈,由族长打理这些免税田事宜。
头两年里,风调雨顺万物调和,农户每年都如期按着约定交着谷粮,双方自是其乐融融。
这一年大旱,问题就来了。尽管谢家要求的地租,远低于官家赋税,但,这年大旱,来投奔的农人,家里负担本来就重,这份租金也是完全交不上的。
谢家大郎也不是五谷不分之人,相反,他本人很是敏锐,若不是身体的带累,绝不会止步于秀才。
在大旱初现端倪之时,他便去找了谢家的族长,言明这年的租金可以减收,若旱情严重,甚至可以免受,谢族长也应得很好。
谁知道谢族长却是敷衍塞责,嘴上应得很好,拍着胸脯让谢大郎放心,一定会将事情妥善办好。
谁成想到了秋天,旱灾更重,地里收成十不存一,谢家族长却翻脸不认,背着谢愈找到那些农户,逼着他们按约交谷粮,交不出来来年便不将地租给他们。
这不掣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