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考,辰、戌、丑、未年的称为岁试,寅、申、巳、亥年,称为科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通过院试的童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其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之特权。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为「廩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为「增生」,不供给粮食,「廩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生员获得入学的资格后,可到朝廷公办的县、州、府学读书。
+乡试
正式科考的第一关,规定每三年一科,通常是在子、卯、午、酉年举行,遇上皇帝万寿或者皇家特殊喜庆时亦会下詔加开,称为「恩科」,考官是由翰林及进士出身的官员奉召担任,又因于八月在两京及各省省城的贡院内举行,亦称「秋闈」。
#乡试连考三场,每场三天,乡试的榜单的称之为「乙榜」,又称「桂榜」,考中的称为「举人」,头名举人称「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则称为「亚元」,中了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会试
通过乡试的举人,可于次年三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会试由礼部在京城贡院举行,亦称「春闈」,同样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奉召主考。
#会试发的榜称为「杏榜」,取中者称为「贡士」,贡士首名称「会元」。
+殿试
得到贡士资格者可以参加同年四月的殿试,地点在保和殿,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和出题,亦由皇帝钦定前十名的次序。
#殿试分两天,第一天为笔试,由皇帝钦命考题,第二天为问答简答,只考一题,考的是皇帝随兴出的问题,以考验学子们的反应能力,为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