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沉默寡言的。他念高中后就一直住校,工作了更是一年才回来一次。就是这为数不多的见面中,两个人也没有什么话说,如今这样年轻开朗的父亲让徐宁玉有些不习惯。
为了避免引起怀疑,他含糊地喊了声“爸爸”,就让徐建兵露出一脸的笑容,欣喜地答应着:“哎,儿子真乖。”
一个年轻女人跟在徐建兵后面进来,也站到了床边,徐宁玉的眼神一下子犀利了。虽然年轻了很多,这个长相确实是他的继母王梅。
王梅这时候还没有像后来那样发胖,身材很苗条。当然这个时代胖人才少见。她穿了身崭新的红色缎面袄子,头发挽在脑后,露出一张瓜子脸,长相还算清秀。
徐宁玉仔细看了几眼,可惜他带着上辈子的情感,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人长相刻薄可憎,干脆转过脸去不看她。
徐馨宁在收拾东西,最后才进来。见弟弟只穿了毛衣,她快步上前,拿起小棉袄给徐宁玉套上。他们这里属于我国中部偏北地区,这会儿天气还冷着,这么小的孩子可受不住冻。
王梅刚刚没有想到帮忙,这时候再过去会显得更刻意,她就没有动弹,笑道:“回来小玉睡着了,也没仔细看。名字像女孩,长得比女孩还漂亮。瞧这眼睛,真大。”
徐宁玉和徐馨宁的名字都是他们生母取的。他们的母亲毕业于淮水市师专,因为姥爷在西桥煤矿上班,就分配到了位于西桥煤矿的矿四十八中当老师。母亲喜欢《红楼梦》,有颗浪漫文艺的心,给子女取了这样略显文青的名字。当然了,这个年代的知识青年少有不爱好文艺的,朦胧诗在当下非常流行。
徐建兵明显不想提名字的事,对王梅说:“把带回来的菜热两样,也该吃饭了。”
王梅“哎”了一声,转头就去了厨房。徐馨宁比较细心,怕王梅对厨房陌生,小声和徐建兵说:“我去给阿姨帮忙。”
八五年的农村普遍还在用土灶,矿上条件不错的家庭已经用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