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安稳下来。
惶恐不可终日的百姓再次从家中走了出来,又有逃难的、无处可去的,以及一些胆大的商
', ' ')('\n
贾,从天南地北朝这大江南岸的沧南郡各处。
其中,又以临近大江的沧澜县,最为是繁华。
只因不知何时起,县中原本的县衙所属,突然坍塌湮灭,而后,在县衙原本所在的位置,段段时日起了一栋十三层高的高楼。
这高楼若是比之玉京十二楼,自算是低矮,并不能引得人如何惊诧,可在这大江边缘的一处上县,却是极为吸引人的目光。
如今城内各处,往日里的那些巡城的士卒、差役并未多大改变,但不少要害部门上的胥吏官员,却已换了人。
这些人大多身着道袍,有华丽张扬的紫袍、黄袍,也有清淡素雅的青衣、玄衣,只是皆作为道人打扮。
行走在沧澜县县城之内,行人偶尔抬头仰望,不时能见着飞掠的剑光,乘风驾云的缥缈身影,时隐时现。
往日里多数只是在坊间流传又或是在话本里听到的事情,在沧澜县已经越来越容易见着。
甚至,除了沧澜县,沧南郡周遭几个郡县,这般的神仙人物也多有出现,而且皆是直接接管了县衙等一应事物,处理起民生民计。
面对这些“仙人”,不论是城内城外的大户、豪强,还是底层的乞丐、百姓,一个个不敢说都心中畏惧,但几乎仙人所发布的诏令,是没几个敢违抗的。
当然,仙人们的规矩,大家遵守,可同样的心中也感觉安宁了许多。
至少城内城外不单单是盗匪、小贼之类销声匿迹,便是很多诡异事,几乎也不复所见。
偶尔夜间还能见着一些高来高去的身影,听到零散的叮当打斗声,总之,是安定了下来。
这也是沧澜县和沧南郡日渐繁华的原因之一,城内大量的人口涌入,在各种道人的安排下,寻找到了生存的位置。城外,各种田地也被组织起来,连续数年开垦,渐渐丰收。
这等日子,除了少数如刘睢刘二家那样有些困苦外,大多数的普通百姓,税赋降低,秩序稳定,反而是缓了一口气。
至于说——
原先那些城里的县令官员们,普通百姓庶民,也不知晓他们去了哪里,但有心的也见到过,一些个颇有官声的身上的官袍已经褪下,换上了道袍。
沧澜县县衙原先的位置,如今便是那座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