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们家牛娃,还算有些灵光,值得一试。若是我刘家祖上有灵,让牛娃被选入道院,这……这也算是一步登天之事。”
说到这里,老人刘睢神色越发热切了起来,又瞥了一眼宛如木头似的呆站在那里的刘二,蓦地再次狠狠用拐拄了一下地面,“不成,今日道院我也得同去。”
“这个……”刘二为难了起来,有些担心道,“爹,你这身子骨……”
“我这把老骨头还没入土呢。”刘睢没好气地回了一句,“但凡你能机警一些,这事也不用我去,你是真不懂得其中道道和这里面的机缘。”
大周二百年,确实是将许多东西都给泯灭了个干净,但雁过留痕,终究是有一些东西流传下来的。
如刘睢这般年轻时行走过天下,还得了些许际遇的,多少还是了解一些。
寻常人想要拜入那些仙道宗门,极为不容易,很多时候即便是知道山门所在,可任你有什么手段都进不去。
这些宗门自古以来,隐于凡人不可知的各处之中,招收弟子要么是从门内门人开始,要么也是在世俗世界里挑选王权社会的有身份者。
少数一些无天赋离开宗门的,又或者一些家中有长辈在,但自身无法进入,继承了几手术法的,算是民间术法流传的来源。
到了大周的二百年,那更不必说,宗门销声匿迹,哪怕真的有暗中发展传承,不是被对方找上,也是无处可寻。
而这次不同。
这次是道院,或者说是道门,真正的大张旗鼓的选拔招收弟子。
几乎没有几个人不为之心动的,修仙修道,长生不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再伟力归于自身的这种神魔世界,这一条路,毫无疑问,比起当官什么的,还要有盼头得多。
也只有那种戏文里,才会觉得家里有人得缘法去修道不好,反而要逼着对方去考功名科举,这两者哪里能有可比性。
刘睢心中打定了主意,冲着刘二摆摆手:“去吧,将牛娃给叫醒了,然后换身干净些的衣裳。”
“唉。”刘二点头应是,急急忙忙往自家后宅去了。
日上三竿。
沧澜县的街头越发热闹了起来,街道上车马往来如水,行人如织。
各种叫卖、吆喝,喧嚣之声好不热闹。
自北地司州疫乱之后,近些年终于逐渐安稳下来,沧澜县北面的几处渡口外,商船往来日赠,虽各地依旧多有盗匪、鬼怪之事,但在沧澜县以及沧澜县所属的沧南郡各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