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镜,展馆玻璃幕墙将她的白裙折射成七重幻影。
大厅的冷气裹着辽河口的咸涩扑面而来。汉娜在《湿地生态演变》立体沙盘前驻足,睫毛在触控屏投下的蓝光里颤动:“原来我们上周去的红海滩,二十年前还是光秃秃的盐碱地。”卢勇的指尖顺着全息投影的潮沟滑动,本能让他关注起堤坝结构,直到汉娜的发梢扫过他手背才恍然回神。
“看这个青铜觚的铭文。”她几乎要贴上西周展厅的展柜,“像不像碱蓬草的根系?”玻璃表面映出两人交迭的轮廓,卢勇悄悄退后半步,用身体挡住后方游客的拥挤。讲解员过来补充说明时,他手机备忘录里已经画满青铜纹样与植物脉络的对比草图。
红山文化展区的玉猪龙让汉娜呼吸微滞。
她隔着玻璃虚抚玉器表面的沟壑:“当年我爸摔碎过一块残件,在营地懊恼了整星期。”
卢勇的衬衫袖口掠过她手腕,温热的体温透过质布料传递:“我硕士论文研究过兴隆洼文化玉器钻孔技术。”他指着展柜里的双联璧,指尖在空中钩勒出石器旋转的轨迹,午后的阳光忽然穿透穹顶玻璃,将他的影子拉长投在战国刀币展区,宛如穿越时空的标尺。
清代漕运展厅里,等比例缩小的货船模型正在光影中“航行”。汉娜俯身观察船底的藤壶痕迹,卢勇的手机电筒照亮暗处:“这种水密隔舱设计,我在大连的渔船上见过改良版。”
她突然转头,鼻尖几乎撞上他的下颌线:“你实习时跟着出海就是研究这个?”两人气息在展柜前交织,直到旁边小学生的惊呼打破凝滞——投影在墙面的浪正将他们的身影卷进虚拟的渤海湾。
地质馆的盐晶簇在射灯下璀璨如钻。汉娜在互动实验台前犯难,调配盐水的量杯在她手中摇晃出细小漩涡。
“氯化钠浓度要到18%才能结晶。”卢勇从身后伸手稳住器皿,指尖精准卡在刻度线。当第一粒晶体在载玻片析出时,她兴奋的转身让实验袍擦过他胸口,显微镜下的雪状结构突然剧烈震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