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翻,他更可直接接收岳飞的部队。
高宗连续下了三次命令给岳飞要他復出,岳飞都坚持不理之后,高宗只好故技重施,用三省枢密院的名义下了一道《省札》给鄂州宣抚使司的参议官李若虚和统制王贵,命他们一起前往庐山敦请岳飞回到鄂州管理军务。如果岳飞违抗此令不予遵行,李若虚与王贵等都要接受军法处置。
李若虚与王贵,一文一武,等于是岳飞的左膀右臂;他们马上啟程往庐山东林寺去见了岳飞,说明朝廷的恳切敦请之意。想不到岳飞还是坚执不肯接受。
李若虚眼看好话说尽都没有用,只好以严厉的口气说道:「岳帅是一个军人,如此坚执不听从朝廷的旨意绝对不是好事。而且一而再,再而三,难道不怕朝廷上有人產生疑虑,怀疑岳帅是否想干什么?」
李若虚又说:「岳帅原本只是河北的一个农夫,受到皇上这样的信任,如今担任一军统帅,难道您以为可以和朝廷相抗吗?您这次若仍坚持不肯回鄂州军营,我们这些手下势将受刑而死,我们究竟有哪里对不起岳帅,您又何忍把我们置之死地呢?如果真的走到这步田地,难道您对我们都没有一点愧悔之心吗?」
类似这样的谈判持续了五天,当天夜里岳飞实在睡不着,起来坐在凉亭上一个人想了很久。
自己与高宗的击掌立誓,旁边只有一个马屁精韩诚,这次自己被耍的来龙去脉顶多又多一个老狐狸张浚知道,当初他们俩人主动说要把淮西军给我的时候,千叮嚀万嘱咐要我绝对不能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所以现在全天下人大概都认为一定是岳飞仗着战功彪炳要夺淮西军权,因为没有得手才老羞成怒,耍小孩脾气。甚至连自己的部下,应该也都是这么想的吧。
王贵这傢伙,跟上辈子王英比起来武功虽然长进不少,但是胆小怕事,眼光短浅,唯利是图的毛病却一点没变,从来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有这种反应十分正常;李若虚在自己营中算是很有见地的人,平常对自己也很敬重,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