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凉帽为夏季所戴,状如斗笠,既可防晒也可遮雨,在清前期与后期的样式略有差别,前期又扁又大,后期又小又高,也称“喇叭式”。凉帽并没有帽檐,最早是用苇秸编成,后来多为藤或竹子制成,在凉帽的外面一般会缝上白布,帽口处用石青色锦缎封口。自帽顶四周向下缀满红缨,帽顶镶有顶珠。
凉帽的实用性很高,即使在清朝灭亡后几十年,在中华大地上依然随处可见。暖帽与凉帽皆为礼帽,清朝对其使用有明文规定,《清会典事例·礼部·冠服》记载:“(顺治)九年议准,凉帽、暖帽上圆月,官员用红片金,庶人用红缎。”
便帽,又称“瓜皮帽”“西瓜帽”“小帽”等,在明朝时期就已存在,因为其多用六块绸缎缝制而成,底部再以帽檐相连,造型六瓣,当时称“六合帽”。所谓“六合”,即天、地、东、南、西、北,取其“天下一统”之意。其材质一般夏季用纱,冬季用绒。在目前几乎所有的清朝影视剧中,都可以见到瓜皮帽。
到了清朝,瓜皮帽的造型出现了一些变化,分为平顶和尖顶两种。同时平顶瓜皮帽为硬胎,不可折叠或挤压,否则即会变形甚至损坏;而尖顶帽为软胎,可以折叠,不戴的时候可以放在口袋里,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瓜皮帽无论平顶还是尖顶,在顶端都有一粒小疙瘩,称为“结子”。也有人喜欢在帽顶装饰宝石代替结子,称为“帽珠”,材质多为珊瑚、水晶等。】
第二十九章
“别瞅了,他们都能当证人,你只要乖乖听话,等明年开春,我就让农事官给你送葫芦籽儿,还带你出宫玩儿。”
胤礽眼睛一亮:“要,和,姨姨,一起。”
“嗯,一起一起。”反正先答应让他不哭再说,到时候再具体事具体论呗。
这魔音贯耳吵得他耳朵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