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正在参加开会,台南的火炬正要到达的时候,就接到汤总司令报捷电话,这个巧合,使台湾民眾闻讯之后,无不欢欣鼓舞,预兆着今后国家前途的光明。……」
李良荣曾在陈诚面前提出:
「此次金门保卫战胜利因素:
一、战斗前……情报确实,主任汤恩伯对……登陆地点判断正确,能够予以适当的措施,制胜敌人。
二、友军协同很好,不分彼此,加入战场,使有足够之兵力,发挥更大的效用。
三、十八军军长指挥有方。
四、战车力量大,动作迅速,也是致胜因素。
……」
李良荣还致词:「吾第十九军能及时来到」国军方面认为古寧头战役规模并不大,只是师级规模,但其深远影响却远非普通一场师级规模战斗可比。
蒋经国认为:「古寧头战役是国民党的转折点。」胡璉说:「古寧头战役的胜利既是军事上的,也是政治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国军认为因为解放军在古寧头战役惨败,加上11月3日登步岛战役,使解放军对登陆战艰鉅有深刻瞭解,解放军积极加强建设海空力量,不像过去单靠陆军登陆作战。
东南军政长官陈诚谓之:「是共军渡江以来碰到的第一个大钉子。」而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特以此捷,于重庆致电陈诚申贺,谓:
特急,台北陈长官辞修兄:
金门守军奋勇应战,予以重刽,捷报传来,人心振奋,吾兄董督有方,将士用命,至足佩慰。希即传令嘉奖,查明有功将士,呈报国防部,分别奖赏,并盼再接再厉,晋建殊勋,无任企望。
李宗仁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