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据几个参战团当时电报汇报「一梯队三个团在登陆时各俘获国民党青年军数百至千馀俘虏。」因此伤亡6,100人和这近3,000俘虏合计9,000人以上,解放军战史称歼灭国军9,000多人,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场统计传统,所谓歼灭是指击毙、击伤、俘虏等使之丧失作战能力的合计数。
影响与评价的争议
自解放军南渡长江后,国军兵败如山倒。陈诚秉承蒋之意志,在金门、厦门危急时,使罗卓英冒越权之名,向第十二兵团调用第十八军,不以之运台澎,以履行保卫台湾之使命,而使之赴金门,以增援当地守军,此乃大将「顾大局,救他人」之风范。
当厦门失守后,迅以第十二兵团急援金门。
空军总司令周至柔除空中支援外,并无地面作战之责任,但鑑于金门、厦门危急,千里应援,迅以机场警卫部队,编成两师,加入第二十二兵团之第二十五军,戍守前线。
海军、空军密切协同,大力支援,实为迅速收功之要因,事实俱在,功不可没。
在金门,空军对彼岸解放军之压制,使解放军不能调集船隻,续行增援,抑且压制解放军砲火,使其无法射击。
海军总司令黎玉璽统率卓越,安定海域,使援军源源而来,且以猛烈火力,对胡璉有力支援,群策群力。
1949年10月27日,古寧头战役获胜消息传到台北,蒋中正流了泪说:「这一仗我们全胜了……台湾安全了。」
蒋对此战给予高度评价:「古寧头大捷,不仅保住了金门,更保住了台湾。」
在10月27日「古寧头战役检讨会」,陈诚训词:
「此次金门大捷……造成东南军事胜利的开端,给国人一个失败心理的改变,总裁闻悉,异常高兴,特派我前来本岛,慰问全体将士,当胜利消息传到台湾时,正是台湾光復四週年的纪念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