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业时代。
更不要说这地方地理到底有多么好,大陆两侧都能建立船坞码头,利于海洋发展运输,内陆也有穿越南北的水系支流,使得减少在陆地上的开拓。
杨晨记得很清楚,北美大陆占据了近乎全世界百分之二十的淡水储存,拥有五大湖,依靠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降水量从东南向着西北方向递减,降雨量完全不需要担心。
西到东方向,著名的西海岸还有很长的山脉作为遮蔽,汉人费多少人力物力和时间建立的长城在这地方完全就是天然生成的,这山脉不仅能在军事上起到防御作用,还能御寒,抵挡海域上寒流的入侵,中部大平原就不说了,依靠全世界不到百分之五的陆地拥有全世界十分之一的耕种面积,只要工业发展起来,就能迅速成为世界粮仓,别说养活几千万人了,就算是养活十亿人,二十亿人也不成问题。
唯一的缺点就是东边,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理论上适合耕种,但取决于北美大陆东海岸的冬日气候,一旦严寒气流入侵,就会出现霜冻,使得农作物冻死。
有时候看着地球仪上的北美大陆,杨晨感觉这块地盘就好像被诅咒的地盘,拥有得天独厚的外在条件,却没有能利用这些外在条件的内在智慧。
汉人拥有这些内在智慧,却碍于中原这块实际上到处都是缺点的土地。
这并非杨晨不喜欢自己的民族而是事实,中原这块地实在是难以评价,土地利用类型构成不尽合理,从秦朝中央集权建立开始,就不停利用人力去改变这些山脉走势。
只要是明君,想要让自己名声好的一个方法就是重视民生水利工程!
有些水渠能留给后人一直使用,只需要稍微维护就行。
反观北美,一马平川,不需要大量的挖山开凿隧道工程,光这一点就完败中原。
现在北美大陆解决不了的问题,大明都能一一解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