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夜空维持了快一个礼拜,最后才让连下三天、将一切大火浇熄的大雨给净空,部分的松山区及信义区因大火却已沦为废墟。
那些废墟地段被台北市民们称为『战区』,听说任何人在战区的军事隔离线附近徘徊都会遭政府军队的狙击手射击,因为那边是叛军们与政府军队仗打得最激烈的地方。由唐文卿上校领导的叛军们佔据了台北田径场与小巨蛋并建立了『大本营』,自松山机场夺得的大批军火成堆的往该处集中。许多军纪无存的士兵成天闹事,他们于唐上校的管辖之外开始针对信义区的高级社区打家劫舍,一切的一切造就了来自台北市东北地区的难民潮。
那些『战区难民』为数眾多,携带着简单行李(主要是食物)穿越过充满出血症病患的大街往东南方迁移,盼望能寻找适当的落脚之处。难民潮为整个封锁中的城市带来新一轮的混乱,许多自争抢物资为开端引起的暴行开始频繁于街头发生,员警也视若无睹;遭板桥当局遗弃的ep已经崩溃瓦解,他们有半数以上的眾多人员加入了唐上校的军队,剩馀的『合作派』不是于市内各地划界维生,不然就是很乾脆的同那些脱离叛军的散兵游勇一起当拦路抢匪。
昔日首都的亮丽风采荣景不再,原旧文明制度的崩坏每下愈况,纵然新的『秩序』开始在了无生气的水泥丛林间粗暴的萌芽,但致命的邱氏出血热疫情仍考验着每个新建难民营的稳定性。许多自废弃医院与td逃出的病患都在都市街头徘徊游荡,他们被家人拋弃、被难民营排斥,毫无援助的靠着一处再也无力走下去的墙角……虚弱的迎向死亡。无人闻问的街头尸体成为叛军与难民们的主要感染源,直至新一轮的疫情开始在难民营内爆发,许多像样的防疫作为才开始实行……手段粗糙的实施。
「所有被『监护员』点到的人,出列!」
建国中学的中央操场,庞大的收容民眾排排站立。一名上了年纪的神经质女子在群眾面孔前来回巡视,两名拿着铝棒的『戒护员』男子伴随其后,那名女子的背景是什么毫不重要,重点是她身后的两人构成了权力的绝对象徵。在这难民营里面、在那股权力面前,一切只有服从。
许多被女子点到的人聚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