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过来,就不见了他了,在外面糊里糊涂地花完了,却又来了。如此也不知几十次了,他哥哥恨得没法。一天他又来要钱,他哥哥恨极了,给了他一吊铜钱。他却并不嫌少,拿了就走。他拿了去,买上一个炉子,几斤炭,再买几斤山芋,天天早起,跑到金利源栈房门口摆个摊子,卖起煨山芋来。”我道:“想是他改邪归正了?”继之道:“什么改邪归正!那金利源是招商局的栈房,栈房的人,哪个不认得他是总办的兄弟;见他蓬头垢面那副形状,哪个不是指前指后的;传扬出去,连那推车扛抬的小工都知道了,来来往往,必定对他看看。他哥哥知道了,气得暴跳如雷,叫了他去骂。他反说道:‘我从前嫖赌,你说我不好也罢了;我此刻安分守己做小生意,又怪我不好,叫我怎样才好呢?’气得他哥哥回答不上来。好容易请了同乡出来调停,许了他多少银,要他立了永不再到上海的字据,才把他打发回广东去。你道奇怪不奇怪呢?”
两个人的关系亲密,其中一个人犯了错,丢了人,另一个人如果不想受他的牵连,办法只有两个,要么与他划清界限,要么想办法替他遮掩。一般说来,划清界限是比较困难的,那么想办法替他遮掩似乎就是唯一的选择了,这是护短的动机之一。出于这种目的选择护短,是很糊涂的。
自己人和外人的说法,对中国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了。有的人在十分失望的情况下,会伤心地喊出这样一句话:“从今往后,我再也不把你当姑姑看了!”既然可以不把姑姑当姑姑,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不把自己当自己呢?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为自身的行为负责,你和一个人的关系亲密,不表示他的成败荣辱都与你有关。平时相处,担待自家人的缺点和毛病无可厚非,但涉及原则性问题时,再讲人情,一味地袒护自家人,就是不理性的做法了。
◎ 认错不丢人
人生在世,想要什么错都不犯,几乎是不可能的。犯错不可怕,怕的是没有勇气面对。犯错之后能主动承认错误,并引以为戒,积极改正,就是难能可贵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