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找老师去,让她给孩子平反。
想到这些,她当即把欢欢骂了一顿,还告诫欢欢说:“听着,我明天去幼儿园找你们老师,你没有偷其他小朋友的水,是他们冤枉你的,记住了吗?”欢欢看妈妈怒气冲冲的样子,吓得连连点头。
第二天,欢欢的妈妈果然去幼儿园找老师,说班上的同学冤枉了欢欢,欢欢从来都不偷东西,大家错怪了她,要求老师给欢欢“平反”。老师再找欢欢谈话时,欢欢对所犯错误矢口否认,老师觉得很尴尬,无奈之下,只好把揭发欢欢的小朋友找来,再次调查,那个小朋友没有改口,坚持说自己看见欢欢拿了别人的矿泉水。被拿了矿泉水的小朋友也说,欢欢拿矿泉水的时候没告诉自己,是偷偷拿的。
欢欢妈妈忍不住冲两个孩子吼道:“不可能!欢欢都说了,根本没这回事!你们这是故意诬赖!”
两个孩子受了委屈,回家告诉了父母,三个孩子的家长当面对质。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欢欢承认自己撒了谎,欢欢妈见此情景,羞得满脸通红,连声向老师和其他两个家长道歉。
欢欢的妈妈要求老师给孩子平反,并不是因为欢欢真的被冤枉了,而是怕别人说自己教子无方,说到底,无非是为了自己那点儿面子。本来欢欢已经认识到错误了,被家长这么一闹,孩子以后犯了错,恐怕就会抵赖,那不是害了孩子吗?孩子有优点,也有缺点,这是客观存在的,短是护不住的,越护短就会越有短,只有正视,才利于帮助孩子改正。
“保全自家人的面子”的现象很常见。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个人如果丢了脸,那么与当事人沾亲带故的人往往会担心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会受到影响。在吴趼人所著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三回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
“上海招商局有一个总办,是广东人。他有一个兄弟,很不长进,吃酒、赌钱、吃鸦片烟、嫖妓,无所不为。屡屡去和他哥哥要钱,又不是要的少,一要就是几百元。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