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显露着他软弱无能的一面,在娘亲面前,在血源兄弟的面前,仁赞都不曾如此的不堪一击。
仁赞才十四岁,他不想跟那些奸佞险恶的权臣们血腥角力,但他没得选,他不是站稳阵脚勇敢反抗,就是等着被人吞噬欺凌,他使不得也得咬着牙硬上,仁赞得接下这犹如千斤重的责任,强悍地保卫他的家人,还有父亲辛苦半辈子才得来的荣耀。
「我懂…你辛苦了…」这残酷无情的勾心斗角,动輒抄家灭族的要胁,他能懂,也能体会,耶律劭闪烁着微微泛红的眼眸,不捨着怀中啜泣的仁赞。
「如果能永远当个孩子,多好…」仁赞清泪两行,黯然流进自已的耳朵,有些羡慕也有些忌妒于咏荷的女儿身,她不必懂这些骯脏丑陋的事,咏荷只需要开心畅快的微笑,将来她长大了,有夫君挡在前头,为她遮蔽风雨,为她开垦铺路。
「别想太多…遇上了,能怎么着?」耶律劭轻拍着仁赞的背,安抚着愁绪如麻的仁赞,两个亲如兄弟的少年,紧拥着彼此给予安慰,寂静地入眠。
也许就是因为仁赞对着耶律劭,是如此的掏心挖肺毫无保留,所以当他意识到耶律劭的背叛时,仁赞对耶律劭的态度,才会如此坚决的残忍而不悔;不过那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长兴三年(约公元九三二年)七月十五日,孟知祥归顺中央,但态度比以前更为骄傲,仍无亲自回朝的意思,仅遣使者回朝面圣,过不久,孟知祥上书中央,请求朝廷遣送将士们的妻子儿女来巴蜀,让他们能够团圆相见。
长兴三年的九月三日,孟知祥命儿子孟仁赞为行军司马(代理作战参谋长),兼任两川马步诸军事(警备步骑兵总司令),即刻上任。
孟仁赞举家迁移的时候,咏荷哭肿了双眼,涕泗滂沱的垂头丧气,依依不捨着姨娘与孟仁赞的离开,幸好耶律劭火速赶来洛阳,帮忙安抚她的情绪,而尤乙娘因为年事已高,恐不耐长途奔波跋涉之苦,由咏荷接回纪府之中,颐养天年。
仁赞离开以后,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