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壮大, 从皇帝的秘书处变成了制衡皇权的机构, 所以为了各方利益,还要进行平衡调整。
一是要求内阁需要周期性地在上朝时向文武百官及皇帝汇报工作,皇帝可以在丞相轮值期间对其进行撤换,但该权力只能在同一周期内行使一次。
第二,扩大内阁人数,从七人扩至十三人,此举看上去是增加了轮席的周期时间,但许清元打算的是从各个衙门提拔女官填充入内阁,以达到势力平衡。况且制度真的实行起来估计撤换丞相的情况会频繁出现,人太少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个,不利于解决矛盾和问题。
这应该算是她初步成型的构想。
在新皇召见她询问其为何不接受首辅一职时,许清元将自己的上述想法和盘托出。
皇帝看她的表情足可以称得上是震惊,她扶着额头沉默许久后,道:“让朕想想。”
没有一口果断拒绝就好,看来清珑的接受能力还是挺强的。
许清元没有退下,而是将那天与宁康见面后与对方的交谈说了出来,皇帝想到大行皇帝临死前说的话,心中亦有震动。
两人谁都没有刻意隐瞒消息,许清元的构想在几天之内便传遍了朝堂内外。
出乎她的预料,反对最激烈的人反而是内阁成员,不过他们也不是对扩大自身权力不满,而是不愿意向百官低头汇报工作,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在自降身份。
他们不同意这样的做法但又惹不起现在权势如日中天的许清元,只能恳求她看在大家同在内阁任职的份上把这一条蠲除。
这一套新的制度就是为了在皇帝、内阁及其他官员之间形成监督制约的关系,所以许清元硬是油盐不进一点儿没有妥协,把同僚得罪得干干净净。
得知此事后,皇帝也叹道:“这样不给自己留退路,朕也不能不顾老师的颜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