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人情,自古来蜀锦美名,生丝的品质不在苏杭之下,只是管理推销的事情上远不如咱们江浙一带,因此这些年究竟没有什么人做出头。”
这个想法很大胆,为了原料,放弃成熟的江浙市场,转而向西南突进,向那里寻找优秀的生丝货源,蜀锦的名号也足以和杭绸苏丝相抗,加上江南地区优秀的管理经验,这也许真的是条东山再起的路子。
茅以升未想他居然是这个打算,起初听他说去杭州,以为他是孤身离家,要去杭州搭班子,谁知却不是为了唱戏的事。他震惊于白老板在商业上的头脑,一时竟说不出话来。敢情人家哭归哭,人家方寸根本没乱,瞎想八想的是自己。但听了露生的主意,又觉似乎不妥。
“我有一个疑问,只是疑问。经商的事情我不太懂,但去年对日贸易放开以后,就连我这样的外行人也知道日货抢占了丝绸市场,到处卖日本的人造丝。粗略看来,绵纺织比丝织成本低、销量也大,你家——安龙厂又是棉纺起家,要说振兴旧业,理论上是棉纺较好,你现在跑去做丝绸,这似乎有些不太合理?”
“先生说得很是。如果资金充足,我当然更想把棉厂做起来。可是安龙厂的设备复杂,依赖特殊的销售形式。汪精卫有意袒护日商,今年的客户被日本人抢去大半,没有销量保证,机器转起来是要人命的。”露生与他一边下山,一边柔声说出心中所想,“我有意以丝厂为先锋,先筹集一波资金。然后再将棉厂迁至湖南或江西,那里还没有被日资占领,但却是棉花的好产地。”
“丝厂做先锋?”
“对,这个想法我酝酿了很久,苦于没有启动的资金,所以一直未曾落实。您给了我这六十万,启动的钱有了,但光靠这六十万,养不起两个厂的货源和工人。所以我打算先做丝厂,用高价的商品来盘活资金。”
——和棉纺不一样,丝绸算是奢侈品,讲究一个噱头。只要噱头足,奢侈品割韭菜的效率可以吊打日用品。当初安龙丝厂研发了真丝洗脸巾,狠狠收割了一波弱智名媛的钱包,如今两个工厂嗷嗷待哺,第一桶金从哪里来?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