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箭头,一眼确凿,说道:“这是秦国的箭镝,而且出自军队。”
许秩心情瞬间变得沉重,“夫子何以见得这是秦军所用?因为形状吗?别国就没有这种形状的箭头吗?”
欧夫子不疾不徐解释:“各国的盐铁,均有专门的官员负责统筹,尤其是秦国。私下铸造的铁器,一般达不到这种程度,这一看就出自军队。统一铸造,统一发放,不同国家的形状也不同,为了在战场上相区别。”
“难道别国不能仿制秦国的?”秦徵问。
“浇筑用的模范尺寸,只有少数人才知道,天天吃喝拉撒都有人盯着,跟坐牢没什么两样,”欧夫子轻轻叹了一口气,“就算仿制,也不可能做到分毫不差。”
“秦国的箭簇,箭竿,箭羽,都是分开制作的,标准严苛,差一厘都套不上去,”欧夫子起身,从墙上悬着的箭囊里取出一支完整的箭,摘掉箭头,又将许秩带来的套了上去,示意许、秦二人,“喏,严丝合缝。”
许秩也从另一面否定了秦徵的猜想:“若是仿制秦箭,就不该在箭竿上刻‘灵寿’两个燕国文字。”
这是自相矛盾的,所以许秩并不觉得会是乐家为了避人耳目而仿制的。打从欧夫子斩钉截铁说出这只箭出自秦军,许秩心中就产生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问题……难道出在秦国内部?
但这一切的假设,都基于乐氏无罪。秦徵和乐家没有故交,他自然不会首先想到为乐家脱罪,何况乐内史已经认罪,所以秦徵更倾向于乐氏就是背后主谋。内史,搞到几支秦箭又不是什么难事。
秦徵走到欧夫子身前,双手接过拼凑成一套完整的箭,说:“燕国远在北鄙,秦国又安防森严,专门把燕国的箭弄到咸城,实属是吃力不讨好,索性就用秦箭好了,只要能让人知道是燕国灵寿侯的后人,让秦国和燕国相残,先祖灵寿侯的大仇就算得报。或许这就是乐家想要的呢,不也合情合理?况且乐家不是已经认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