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
价钱也公道,可以根据自家选择五两到十两银子左右。比起城里的酒楼价钱要更便宜。
因此这顿都吃得很是满意,有些游人还吃不?够,在回程时候又特意绕到叶家酒楼再吃一顿回去。
叶家中?央后厨的订单就此飙升,而且因为这些客人都是套餐的形式,只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让伙计们上手,所以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伙计们做出菜式的时间反而减少。
一桌最少能赚二两银子,如今秋日是游玩高峰期,一天能有三桌左右,这样一天便是能赚六两银子。
叶盏每日里数钱数得手抽筋,这银子却?不?能像道观寺庙一样记账月结,只能收现银,所以难免累些。
叶大富感慨:“以前从未想过有一天能苦恼数钱数不?过来。”
每日里川流不?息的书生、来郊野踏青的人群、寺庙道观的香客、来园林吃饭的客人,再加上酒楼本身的客人群体?,这让叶家酒楼的账册实在是记不?完,实在是记不?完。
叶盏甚至都开始认真考虑要聘请一个专门的女账房来算账,好减轻她和?玉姐儿的负担。
旁的同行虽然不?知道具体?赚多?少,但每日里只看好几辆太平车拉着堆如小山的肉类果蔬往后厨送,又见中?央后厨后院里川流不?息时不?时就有伙计拎着一盒食盒出来,便知道叶家这是赚得盆满钵满。
“这也太过精明?了些。”有羡慕的,
有嫉妒的:“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还有叹惋的:“怎得同样是掌柜,就偏偏那叶二姐脑子活络,一个点子跟着一个点子呢?”
有好事者开玩笑:“她家酒楼靠近文庙、道观、园林、养象所四个地方,如今前三个都被她拿来做文章,莫非下一步就是养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