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
也正所谓青出于蓝胜于蓝,也让杜环大感欣慰,其一生所学,终是倾囊相授。
“可他的确是个腐儒,只知道讲学著经,根本不知变通,历来遵循古制,任何改动,都是违背了孔夫子的理念,与国无益。”
朱棡撇了撇嘴道。
宋濂一直都是清官,而且是两袖清风,时常要靠太子朱标的接济。
说白了,就是一个纯粹点的读书人。
观其一生,也只有在文学上有所建树。
这也是宋濂对于大明的功绩。
毕竟,你不能指着宋濂去处理政务,可他诏修元史,编撰国史,倒也不负为当代大儒。
“所以今日早朝,我不能去。”
“毕竟是面对自家老师,我也不好咄咄逼人,总会有一丝心软。”
“可为国分忧,又岂能有这一丝心软。”
“还是由你去吧,今日我不露面。”
“只是希望伱看在宋濂曾作为我的老师的份上,饶过他顶撞之罪,若真的是太过,别让其致仕吧。”
朱标放下碗筷,便是轻轻摇了摇头道。
朱标重情义,手段也狠,但面对自家的老师,恐怕是无论如何都下不去手。
所以才想假手于朱棡,因为唯有如此,朱标才能让宋濂明白,朝廷处理小明王一案,就是铁了心,就是要严办。
也是希望宋濂可以知难而退,别因为这群乱党,遭受牵连,致使悠悠青史留有污点,污了他这一世的清正廉明,两袖清风。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