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是天涯海角,在新加坡旧地图上,巴刹、天福宫等老地标前是一片汪洋大海,先民乘着帆船在此上岸,区内的商业区则建在昔日的海面上。
丹戎巴葛与丹绒加东形成海上的犄角,环抱着今天的丹戎巴葛,丹戎指的是海角,巴葛指的是围栏。
顾名思义,丹戎巴葛是个在海角建立起来的围栏。
一本有马来版《封神榜》之称的书籍《马来纪年》里记载了一个故事:传说在丹戎巴葛的海面,经常会有剑鱼伤人,渔民都不敢出海捕鱼。
国王想尽了一切办法,都无济于事。
这时,一个聪明的小男孩想到了一个妙计,只要将香蕉树茎筑成围栏,当剑鱼随着海浪冲上岸时,尖尖的刺就会卡在树干上而动弹不得,渔民就可趁机消灭它们。
这让小男孩在人民中有了很大的声望。岂料小心眼的国王得知后,害怕小男孩长大后夺取他的王位,就借机把他杀了,鲜血流满了整座山林,这就有了如今的红山。
莱佛士登陆新加坡时,丹戎巴葛是个小渔村,海面上建造了捕鱼的奎笼,海人在此处悠闲地过日子。
东印度公司雇员比莱知道莱佛士发展计划后,决定辞官产砖,在丹戎巴葛设立了新加坡第一座砖窑,抢先争得一杯羹。
蒸汽船取代帆船后,丹戎巴葛开辟新港口,让大轮船靠岸。海港的发展为华工制造了下南洋的就业机会,掀起移民的浪潮。
日后,这儿的几座丘陵都被愚公移山般夷为平地,例如华莱士山的泥土用来填海兴建罗敏申路,帕玛山则用来兴建珊顿道。
丹戎巴葛的居民过客,在交替的古老传说与城南旧事间各拥一片天。
望码头的驳船进进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