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那些粮价较高的地区,还算好的,卖出去的米粮,维持家中用度,柴米油盐算是能勉强度日。
至于说喝茶?那真的是奢侈的生活。
相比之下,江南富庶之地,粮价走低,又是朝廷中枢,方世玉也不允许粮价超过十贯宝钞一斗。
至于说,朝廷卖粮,会不会有商户囤货居奇,如果真的到了朝廷官仓放不出来粮食,这些商贾高价售粮。
或者是捏着粮食,不外售。
那距离抄家灭族就不远了。
囤货居奇?你把货囤起来,也是给朝廷囤的。
而且,应天府的粮商,大半都是皇商,极少数的粮商,还要经过户部审核批准,才能在应天府售粮,并且粮价是朝廷一手把控。
根本不给商人对粮食定价的一言一语的发言权。
而这就直接导致,应天府周围,商业发展迅猛的同时,民间百姓,夫妻两口子一并务农,做工,一个壮劳力,在工程项目中,一个临时小工的日工资,都达到了五十五贯宝钞。
如果有一定的技术,应天府也有朝廷的工匠局,在龙江更是有着朝廷最大的造船厂,一个龙江造船厂的技术工匠师父,月薪都有四千贯宝钞。
数年的累积,整个大明,似乎真的只有官员是低收入的群体,他们既不愿,也不能让娇妻,老母做工,补贴家用。朝廷的俸禄就这么多,了就没了。
而如此一来,随着物欲横流的年代到来,国泰民安,江山稳固,四方蛮夷具是臣服,政体稳定。
这贪污腐败,自然就出来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