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子才姗姗到来。
若再联想到他在淮东各地的残暴行径,其心思却也算得昭然若揭。
很明显,那位太子最看重的是对地方的掌控力度,亦将这番光复当做了清理地方的良机,若他们真弃了淮安,恐怕对方立时便得掉头将两淮牢牢控制在手中。
此等情形之下,在淮东这点地方便了数月时间的南军,说不得便要上一年半载才有心思将注意力放到黄淮以北。
届时手握两淮、江浙的南朝必然实力大增,已然打得稀烂的北方又如何能作为与之为敌的依仗?
念头转了一转又一转,洪承畴本还算淡然的面色却在两人注视下逐渐带了些惶恐,随即让勒克德浑颇感惊讶的言语便传了过来。
“向京城请旨吧。”
洪承畴虽未在明面上表态支持佟养甲,但在勒克德浑的眼中他这已能算是临阵倒戈。
可他的想法也没有什么错处,归到根里只不过是明清两方的力量对比已经出现逆转。
论及地盘,现在的应天小朝廷不但比不过崇祯在时,便连弘光那一阵子都略有不及,但当初的崇祯便是想筹个几十万银子都难如登天,弘光更是对各个军镇毫无制约手段。
反观应天这里。
东林党的根基已在数次风波之中被彻底击垮;各军皆将朱慈烺视为最高统帅,无人敢称军镇;再似那些在战乱中破败不堪的省份,不是能为应天提供资源便是能为应天提供兵源,主打一个各有所长绝不平白得到朝廷的支援。
这等情形之下,哪怕朱慈烺手中的地盘要不及前人,但应天朝廷所能施展出来的力量却要比以前的大明强上数分。
以此为基,大明的势力自然要强于清廷,淮安这里不论做出何等决定却都得面对巨大的破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