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却不知何处有了疏漏
仓促攒成的土堆并不能遮蔽太多人马。
但与传统步卒相比,火铳兵一无趁手的近战武器,二无得力的甲胄护身,只要被肉搏兵种近身便是非死即伤的局面。
仗打到这般份上,本还期待着又一场胜利的清军各人皆都如丧考妣一般,待那一阵阵满含挑衅之意的高呼传到城上之时,城上诸人除了无能狂怒以外竟是连半个字都还不出来。
不得不说,这场伏击的确很贼。
先以筑造土台扯住清军的注意,再用军阵的后撤引诱清军来到预设战场,待伏兵自硝烟中杀出之时,这一仗便也没了悬念。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仗两面参战士卒拢共也不到万人,再加上明军没有对清军铳阵完成包围,整场战斗所产生的伤亡其实也还不到两千。
这样的伤亡单对这场战斗而言自然算是惨重,可明清两方仅只摆在明面上的人马便已接近十万,这个数字似乎还不到能左右整个战局的程度。
只是
“此番是我大意了,一阵我便往京城上请罪折子!”
仗是天将放亮时打的,但当清军三人再次碰面时便连日头都已落山。
这却也怪不得他们。
等外出人马撤回城内之后,一桩桩比商议后续方略还要重要的事情便将他们给彻底牵住。
洪承畴在战斗将才结束之时便打着感谢城内大族倾力相助的幌子将各家主事全都请了过来。
在谢宴上他向那些人点明了一场小挫对数万淮安守军根本算不得什么,只要各家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大清,朝廷必然能全力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