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官吏之别乃是文官们经历了数百年的努力才成功争取到的权益,若有人把江北的事情与朝廷这段时间的风向联系到一起,自不难猜出朱慈烺的真正目的。
可话说回来,随着邸报在士林的传播,大明官方已在引导舆论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更何况与寻常读书人相比,拥有做官资格的举人、进士只能算作沧海一粟。
这等情形之下且不说某些人能不能将自家想法快速传播,便是真能传播开来大抵也只能引得万千读书人群起攻之吧。
很明显,钱老先生对于邸报的威力并没有正确的认知,其思维方式大抵还停留在某一大儒挑唆两句整个士林便会群情激奋的年月。
只是这一年多中,这位老臣的立场可谓端正,朱慈烺自也愿意替他开了那未通的一窍,所以当他那略带担忧的话语声落下之后,大明皇帝便朝自己的首辅细细解释了起来。
约莫柱香功夫,钱谦益总算意识到朝廷已经从大儒手中夺过了士林的话语权,而当他万分震惊地消化着这一事情之时,朱慈烺却已捧起了一份题本。
这题本乃是顾元镜发来,说的便是钱庄之事。
在朱慈烺最初的计划中,这钱庄当在官府的支持下先于广东站稳脚跟,待趁着海贸方兴的机会攒下些经验和本钱之后再往周遭扩展。
可在顾元镜的描述中,此时的钱庄已从其他地方吸纳了不少人员和资本,当也到了向周遭几省布设店面的时候。
老实讲,朱慈烺听过诸多有关金融的专业名词,但对于其间的运转方式却不甚了解。
由此,他从一开始便对此时抱着极为谨慎的态度,待见顾元镜似有大局扩张之心,立时便在题本上写了起来。
“钱庄扩张之事需慎之又慎,万不可因一时顺遂而大操大办,此番你可先于闽浙两省置店面若干,待局面稳妥之后方可再多布置。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