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经历可谓了如指掌,对其心路历程自也有所了解。
于旁人眼中,这位刘老先生已然被逼的站在了浙江士林对面,抱紧皇帝的大腿便也是唯一的选择,可却有着另一番看法。
说到底,若只将眼光放在政争之上,那么刘宗周只需揪着隐匿田产这一条便能把浙江搅个鸡飞狗跳,届时打击地方势力的任务顺利完成,他自能凭此向皇帝交了投名状。
可刘宗周却在浙江办了不少欺男霸女、巧取豪夺的案子,甚至都因此得到了刘青天的赞誉。
要知道,侦办这类案件不仅费心费力,亦难达到打击整个家族的目的,他若是朱慈烺印象里的那种东林党人大抵也不会费力不讨好,自也不会掺和到这些事里。
当然,这有可能是为了名声,也有可能是存着其他心思,但不管怎样,刘宗周的行为让浙江风气清了许多,朱慈烺自也愿意再给他一点机会。
“朝廷缺的是能干事的人,若只想图了清贵,那便在乡间闲云野鹤吧。”
朱慈烺并未在话语中带了多少怒气,阁中几人自也松了口气,可当他们正思量如何应答之时,朱慈烺的声音却又传了过来。
“这样吧,几位先生都在下一期的邸报上写篇文章,重点就放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上。”
“老臣领旨。”
话说到这里,有关取士的讨论便已到了尾声,其后刘、黄告辞离去,阁中便只余了皇帝和首辅。
按着正常情况来说,此时便该再传下一批朝臣入内,但在朱慈烺发话之前,憋了许久的钱老先生却先开口说道。
“陛下,恕老臣直言,这些日子已有人注意到了江北光复诸城皆由胥吏掌权,恐怕过不了多久便得再生风波啊。”
钱谦益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