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杀鸡儆猴,甚至将同样上过劝谏的刘进忠直接丢到了一旁。
待到现在,川中的局面越发不利,而各城的囚牢却还人满为患。
此时孙可望寻到了还转的机会,又怎能不冒着被自家义父厌弃的风险见缝插针?
“陛下,臣以为平东将军所言乃取乱之道!”
随着孙可望的话音落下,张献忠便露出了思量之色,但还不等他这个大西皇帝做出什么决定,丞相汪兆龄却先站了出来。
“明皇之算虽能动摇我大西根基,但待其功成却需得不少时日,届时我军定已击退鞑子,接受明廷帮助的恶果自会消弭于无形。”
说到这里,汪兆龄却顿了一下,待往张献忠面上扫了一眼才又说了起来。
“而那些被关在牢里的,不是心向明廷,便是与我大西作对,若将他们放走必定会让将才安稳的川中再生动荡,届时内忧外患之下,我大西又如何撑得过来?”
论及治国理政的才能,这汪兆龄不逊于朱慈烺手中任何一个文臣。
他在进予张献忠的条陈中以万言述了治安之策,其中又以三条最为关键,曰:谓固蜀之策,在先取汉中;治蜀民之策,在除革旧任官员;用人之策,在兴学校,选真才,黜冒滥,严幸进。
很明显,他看到了四川在地理上的弱点,看到了大明官吏系统的破败。
若能按着这些策略治理四川,说不得大西也能在明末成为抗清的中坚力量。
可论及手段,其酷烈、其狡犷、其残忍、其恶毒却也远超当世。
在他为大西所立之法中,以斩杀为首,答杖次之,再配上连坐、暗探这等手段,便是普通百姓过个寻常日子都是风险极高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